中國古籍中的唇足動物


古籍的蚰蜒是現今的地蜈蚣

《爾雅•釋蟲十五》記載“螾 入耳”;
《周禮•考工記•梓人》漢朝•鄭玄《注》云:“卻行,螾 之屬”。
《釋文》云:“案此蟲能兩頭行,是卻行也”;

《方言》漢朝,揚雄云:“一名入耳,…,又一種草鞋蟲,形亦相似,而身扁,亦能入人耳中。”;
《爾雅注》晉朝,郭璞云:“蚰蜒。螾音引 音演”
《本草拾遺》唐朝,陳藏器云:“狀如蜈蚣而甚長,色正黃不斑,大者如釵股,其足無數,好脂油香,故入人耳及諸竅中”;
爾雅疏》宋朝,邢昺云:“ 入耳,注蚰蜒。釋曰此蟲象吳公,黃色而細長,…,今蚰蜒, 入人耳。”;
《爾雅新義》宋朝,陸佃云:“螾 百足,螾無一焉。自螾觀之,可謂衍矣。”;
《爾雅注》宋朝,鄭樵云:“音引演,蚰蜒也。關東謂之螾 ,以其狀亦有類蚯螾也。能入人耳,故亦名入耳”;  
《爾雅義疏》清朝,郝懿行云:“按今蚰蜒青黑色多足。”

由以上諸文可知,古籍中的“蚰蜒”是“形體像蜈蚣,身扁而細長,色正黃或青黑色,百隻步足,大者如髮釵的頭大尾尖狀,能以頭或尾兩端前進後退行走。”符合這些特徵正是今日 “地蜈蚣目”中的長頭地蜈蚣屬Mecistocephalus (圖1),而非現今的“蚰蜒”(圖2)。然而,明朝•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對蚰蜒有不同的描述:“狀如小蜈蚣而身圓不扁,尾後禿而無岐,大者長寸餘,死亦踡屈如環。”,此一描述和其繪圖(圖3)正符合現今 “蚰蜒”的特徵。由此可知:古籍中的“蚰蜒”和現今的“地蜈蚣”實為同物異名,而和現今的“蚰蜒”則是同名異物。

a. b. c.

1. a.黃色長頭地蜈蚣b.黑色長頭地蜈蚣;c.影宋鈔《繪圖爾雅》的蚰蜒圖

a. b.   c.

2  現今的“蚰蜒”a.背面圖;b.腹面圖;繪圖(Lawrence, 1984)

a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 

3.  a.《本草綱目》的蚰蜒圖(影印自文淵閣四庫全書),和圖2的繪圖相似。


蜈蚣古名的考據

蜈蚣的古名有“蒺藜”、“蝍蛆”、“天龍”、“吳公”,其相關的重要古籍如下:

《爾雅•釋蟲》云:“蒺藜,蝍蛆”;
《莊子•齊物》云:“蝍蛆甘帶”; 晉朝,司馬彪《釋文》云“帶,小蛇也。”;
《說文解字》東漢,許慎以蝍蛆為能制蛇的蟋蟀。
《廣雅》三國)•張揖云:“蝍蛆吳公也。”;
《爾雅註》晉朝,郭璞的云:“似蝗而大腹,長角,能食蛇腦”;
《爾雅疏》宋朝,邢昺云:“蒺藜一名蝍蛆”。
《玉篇•廣韻》云:“蝍蛆能食蛇,亦名蜈蚣。”

 
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接受張揖的觀點,即蝍蛆應是蜈蚣也。但若依郭璞許慎所言,蝍蛆非蜈蚣也,至於他們所說的究竟是何物?就不得而知了。

a. b.

圖4 a.影宋鈔《繪圖爾雅》蒺藜蝍蛆b.本草綱目》的蜈蚣圖,其腳數畫太多了(影印自文淵閣四庫全書),蜈蚣只有21或23對步足。


古籍中蜈蚣的形態與生態

蜈蚣很早就被應用於中醫作為藥材,故藥書古籍對於蜈蚣的形態和生態習性亦有許多正確的描述:

《本草經集注》南梁,陶弘景云“蜈蚣生大吳川谷及江南,赤頭足者良。…。黃足者甚多,而不堪用。”
《蜀本圖經》云:“生山南川谷及出襄鄧隨唐等州土石間,人家屋壁中亦有,形似馬陸,扁身長、黑,頭足赤者良,七月八月採。”
《本草衍義》宋朝,寇宗奭曰:“蜈蚣背光黑綠色,足赤,腹下黃。”
《爾雅翼》宋朝,羅願云:“蜈蚣生深山枯木中者,遇天將雨,群就最高處,作拏空欲奮之狀。”
《本草綱目》明朝,李時珍曰:“蜈蚣,西南處處有之,春出冬蟄,節節有足,雙鬚岐尾。”
《本草經考注》
人•森立之云:“立之案醫心方引葛氏方云:吳公自不齧人,其毒亦微殊輕於蜂。今赤足螫人乃痛於黃足,是其毒烈故也,亦是雄故也。此以赤黃二色分雌雄,蓋出于實旨也。”

 

由以上諸文可知,藥用蜈蚣的形態特徵是:身體扁長,每節都有腳,頭上有二觸角(雙鬚),頭和腳紅色(另有黃腳的品種),軀幹背部墨綠色,腹部黃色。所謂的岐尾,事實上是蜈蚣的最後步足,因蜈蚣在警戒時,會高舉最後步足。由於古籍中都未詳實描述蜈蚣的步足數,致使古籍中有關蜈蚣的繪圖,常將腳數畫多了(圖4)。誠如人所說蜈蚣的毒液類似蜂毒,輕微不會致命;但有關“以紅黃二色分辨蜈蚣的雌雄”的論點,則是錯誤的。中醫的藥用蜈蚣為大型的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。澎湖的虎井嶼盛產此類紅腳的少棘蜈蚣,台灣本島則僅有黃腳的品種。前文也提到:蜈蚣分布於中國的西南地區,生長於向陽的山區土石間、枯木中,也會侵入住家壁中;天冷時冬眠於土中,春暖時節才出現,每年七、八月大量盛產,且多在陰雨前後活動。這些蜈蚣生態的敘述都是正確的。


古籍中的誇大不實

另有些不正確的古籍傳說,過度誇大了蜈蚣的行為習性,使蜈蚣被披上了一層神秘詭異的色彩:

《春秋緯•文曜鉤》中“土勝水故守宮食蠆蝍蛆搏蛇”;
《淮南子•說林訓》云“月照天下食于蟾蜍螣蛇游霧而殆于蝍蛆”;
《抱朴子•登涉篇》晉朝,葛洪云:“南人入山,皆以竹管盛活蜈蚣,蜈蚣知有蛇之地,便動作於管中,如此則詳視草中,必見蛇也。蜈蚣見之,而能以氣禁之,蛇即死。故南人因此末蜈蚣治蛇瘡,皆登愈也。”;
《遐觀賦》晉朝,葛洪云:“南方蜈蚣,大者長百步,頭如車箱可畏惡,越人獵之,屠裂取肉,白如瓠,稱金爭買為羹炙。”  
《埤雅廣要》宋朝,陸佃云:“舊說蟾蜍食蝍蛆蝍蛆食蛇蛇食蟾蜍三物相值莫敢先動”;
《爾雅翼》宋朝,羅願云:“蝍蛆忽見大蛇,便緣而啖其腦。”
《南越志》沈懷遠云:“南方晉安有山出蜈蚣,大者長丈餘,能啖牛,里人然炬遂得,以皮鞔鼓,肉曝為脯,美於牛肉。”
《叢話》蔡絛云:“嶠南蜈蚣,大者二三尺,螫人至死。”

 

蜈蚣雖是屬於大型的唇足動物,但依據現有的科學文獻記載,世界上最大的蜈蚣產於南美洲,體長為11吋(約28㎝)。雖說外國文獻也有記載蜈蚣吃小蛇的事例,但是中國古籍中所記述的“啖蛇腦”、“啖牛”、“螫人至死”,似乎是過度誇大渲染,失去了真實性。


結語

形態的描述和繪圖是生物分類學的基礎,如果能夠描述越詳細,繪圖越逼真,就可避免這些分類學上同名異物的問題,以及有助於物種間種緣關係結構的建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