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史
台灣唇足動物研究史的回顧
日治時代 1894年,甲午戰爭後,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。台灣對日本的學術界而言,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。大批的生物學者陸續前來台灣,進行採集、調查和研究,其收穫極為豐碩,並且以台灣的標本,發表了許多的新種。
在當時,日本唇足動物(Chilopoda)的先驅學者是日本人高桑良興(Yoshioki Takakuwa)。高桑良興跟隨Dr. K. W. Verhoeff研究多足動物,而後,他任教於東京文理科大學(東京筑波大學的前身)。他於1928到1946年間,研究東亞地區(包括日本、琉球、台灣、韓國和中國的滿州)的唇足動物,他在唇足動物的分類學、解剖學和生物地理學方面發表了許多的著作,貢獻良多。在當時,糖業是台灣最大且唯一的工業,蔗田遍布全台。雖然沒有文獻顯示高桑良興到過台灣,但是從他發表標本的地點來分析,許多地點大多是糖廠的所在地,例如:台北(艋舺)、月眉、虎尾、南靖、溪洲、溪湖、新營、佳里、台南、玉井、旗尾、屏東、台東、花蓮等地。因此可推知,當時的台糖株式會社必定提供了許多台灣唇足動物的標本供他研究。因此,高桑良興所記錄和發表的台灣唇足動物,就有17屬39種之多。然而,令人遺憾的是高桑良興所收集的模式標本,都在二次大戰美軍的轟炸東京時被毀。但所慶幸的是他編寫《日本動物分類》叢書中的《地蜈蚣目》、《蜈蚣目》、《石蜈蚣目》、《蚰蜒目》四冊,其中對於物種的形態、分類與鑑定特徵均有詳細描述與繪圖,成為後人研究東亞地區唇足動物時的重要參考。高桑良興於1960年三月9日病逝於東京,享年88歲。
光復後 台灣第一位唇足動物學者是王友燮博士(Dr. Yu-His Moltze Wang),他於1937年畢業自上海復旦大學,1947年遠赴美國猶他州立大學,跟隨Dr. Chamberlin研究多足動物(Myripoda,包括蜈蚣和馬陸),1950年取得博士學位,1953年應聘於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任教,這其間,研究台灣和南亞的多足動物。於1963年,赴新加坡南洋大學任教。1968年因病辭世,享年58歲。就唇足動物而言,他也發表了多篇記錄台灣唇足動物的文獻與新種。但他的文獻大多僅僅記錄了標本的大小,採集的地點和時間,除少數新種外,缺乏對物種特徵的描述與繪圖。此外,他所收集的台灣標本,在其過世後,也就都下落不明,這是後續研究的困難之處。整理王友燮記錄的台灣唇足動物有23屬49種。
近十年來 台灣唇足動物的研究在王友燮博士過世後,中斷了三十年。近年來,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張學文博士(Dr. Hsuech-Wen Chang)的生態實驗室,開始陸續採集台灣唇足動物與倍足動物標本、收集國內外古今的文獻、進行物種的鑑定與再描述、生態環境與分布的調查、參與國際多足動物學會(Centre International de Myriapodologie, CIM)會議,並且發表研究成果,以及積極地與國際多足動物學者連絡合作。其學生趙瑞隆碩士( Jui-Lung Chao)在其指導下,自1999年開始研究台灣的蜈蚣目,藉由檢視現今採集的標本,比對國外博物館的標本,參考原始文獻和現今的文章,完成重新整理台灣蜈蚣目(Scolopendromorpha)之分類與生態研究,並分別於第12屆(2002年•南非)與13屆(2005年•挪威)國際多足動物學會會議發表其研究成果。除了合併過去記錄中部分的同種異名外,並發表三個新記錄種,整理台灣唇足動物系統分類,總計有25屬74種。其中包括了地蜈蚣目有10屬28種,蜈蚣目有5屬19種,石蜈蚣目有7屬22種蚰蜒目有3屬5種。現今實驗室正在進行的研究計畫,為石蜈蚣與地蜈蚣的分類鑑定,以及唇足動物的毒腺輸管和氣管系統的研究。